为此,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谋部和军训部工作期间,经常下部队检查训练工作情况,查找训练中的薄弱环节,不断修订训练工作计划,改进部队的训练方法,与指战员们一同研究和总结现代战争条件下诸兵种合同作战的新方法。
20世纪30年代后期,他经常到军事科研单位了解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制及其战术技术性能等情况,研究如何在作战中加以合理运用,并参与组织了多次军区首长司令部演习、军事导演、野外旅行作业和实兵演习,着重探讨了大纵深作战理论等新战法,为应付现代战争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苏军的训练工作,华西列夫斯基利用自己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参与编写了《大纵深诸兵种合同战斗细则》、《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在现代诸兵种合同战斗中的协同动作细则》、《部队各级司令部军务条令》等军事条令。他将包括自己的心血在内的训练实践经验加以条理化,形成了苏军第一代军事条令。这些条令经总参谋部批准在全军颁发后,对于提高苏军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战时敌情和地形条件的不断变化,华西列夫斯基经常组织部队利用作战间隙,进行模拟作战演练,切实抓好“临阵磨枪”。1939年12月,苏军西北方面军第一次进攻芬兰“曼纳林防线”失利后,被迫进行部署调整。为保证第二次进攻战役获得成功,华西列夫斯基一方面为该方面军组织调送了一批精锐部队和重武器;一方面认真总结攻坚战失利的教训,组织突击部队在后方所设置的模拟芬军筑垒地域的野外训练场进行实兵演习,着重演练攻坚时重武器的运用以及诸兵种的协同配合。经过一个多月的战前练兵,苏军攻击雪地筑垒地域的战术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月中旬,当苏军重新发起进攻战役时,很快就突破了“曼纳林防线”。